第58章 第十一次相亲 12-《M君的相亲小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说道:应该是鲸鱼或者其它海洋哺乳动物吧。大概是古代扶桑人觉得水中的野兽们像丛林里的老虎一样强大。为了强调这一点,他们就给海中巨兽异化了一颗虎头。

    她说道:你觉得古人真的知道鲸鱼不是鱼吗?

    他肯定的说:知道。古人还是很有智慧的。他们对世界的观察还是很细致的。比如:海豚。海豚这个名字就是海猪的意思。并不是说海豚长得像猪,而是古人发现海豚的内脏和猪很近似。也就是说,古人很早就发现海豚不是鱼类,而是一种海兽。扶桑人生长在海边,自古就捕鲸鱼,吃鲸鱼,熬鲸鱼油。长期与这种巨兽接触,怎么可能不知道鲸不是鱼呢。

    她说道:也许吧。古人既然能分别出海豹,海象,海马,海兔,海狗,也没准真的知道这些都不是鱼类。

    他换了一个话题,说道:我觉得,你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都特别了解呢。是去那里待过吗?还是学习过相关的专业啊?

    她说道:谈不上多了解。也就是小的时候喜欢看日本动画片,就觉得长大了要去日本当地看看。后来去京都旅游过几次,发现当地保存了不少唐代的风物,就想多认识。我觉得,你好像对日本的文化知道的不少。

    他谦虚的回道:略知一二吧。

    她说道:你觉得,寿司是从中国宋代的酢发展而来的呢?还是从专家说得古代的脍演变而来的呢?

    他想了想,说道:应该都不是吧。虽然日本文化大部分都是通过先移植,再本土化中原文化得来的,但是寿司这玩意儿和中国饮食文化没什么直接关系,应该是日本的自创。

    她道:我也觉得没关系。不过,那些专家一直言之凿凿。他们还举例,现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代还有人吃脍。好像福建那边真的有人吃这个。

    他说道:确实有人吃。但是咱们应该看到,寿司和脍在做法上区别很大,根本就是两种食物。

    所谓脍,其实就是生切的细肉。不限于鱼肉,可以切猪肉,羊肉,牛肉,马肉。一般来说,好的脍都是切鲤鱼,鲈鱼。春秋时代以鲤鱼为尊,到了隋唐就是以鲈鱼为贵了。具体做法就是把鲈鱼肉切成细条,沾上姜、醋、盐来吃。要的就是肉的鲜,腥,嫩。

    而寿司是在米饭上加上鱼生,有时也可以加熟牛肉,鸡蛋等等。寿司追求的是菜和米饭混合出来的旨味,不是单单吃生肉得来的鲜味。

    她说道:旨味这个词用的好。

    他赶忙说:过奖过奖。
    第(2/3)页